一度令國際同行束手無策的棉花“癌癥”黃萎病,終被我國科學家攻克。由中國農科院農產品加工研究所、植物保護研究所和南京農業(yè)大學等共同完成的“棉花抗黃萎病中植棉系列新品種選育及應用”課題,歷經26年刻苦攻關,在棉花抗性機理研究、田間動態(tài)鑒定和抗性基因追蹤、高抗品種培育等關鍵環(huán)節(jié),均獲重要突破,培育出的以抗黃萎病為主要特征的中植棉系列新品種已推廣應用5580萬畝,直接經濟效益逾百億元。由中科院院士朱玉賢、中國工程院院士喻樹迅等業(yè)界權威專家組成的鑒定委員會認為,該課題成果總體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其中人工高壓復合動態(tài)病圃抗黃萎病鑒定、檢測技術和棉花抗黃萎病新品種選育技術居國際領先地位。
據中國農科院加工所所長、課題負責人戴小楓介紹,棉花黃萎病是制約棉花生產的關鍵因子之一,屬世界性難題。課題組從DNA水平上確認了我國現有棉花品種(系)對黃萎病抗(感)存在的遺傳真實性,證明了棉花對黃萎病抗性的遺傳模式。在此基礎上,創(chuàng)建了基于人工高壓復合動態(tài)病圃篩選-分子標記輔助聚合的抗病種質創(chuàng)新、材料創(chuàng)制和育種技術體系,創(chuàng)制出我國第一個高抗黃萎病的棉花新種質中植372,并以此為骨干親本,培育出新種質、新材料、新品系128個,選育出國審品種7個、省審品種6個。培育出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我國第一個抗黃萎病、對枯萎病免疫和高抗棉鈴蟲的三抗棉花新品種——中植棉2號,填補了國內外空白,先后成為農業(yè)部和多省主導品種。
據了解,本課題創(chuàng)新的抗病鑒定技術、分子標記跟蹤和復合病圃高壓篩選方法以及骨干親本中植372、中植棉2號等已經被國內外同行相繼采用,加速了棉花抗病育種技術的升級換代,徹底結束了我國棉花不抗黃萎病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