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比往年更醒目,不光因為許多人一兩年前就猜中了結局,也因為上帝粒子本身無比關鍵。證實了它,宇宙微觀構造圖一段眾所矚目的虛線,就可以填實了。
“這是一份沉甸甸的諾獎。”清華大學教授何紅建長期研究質量起源,他評論說,“‘上帝粒子’是描述自然界基本結構的‘標準模型’中最后一個被發(fā)現的粒子,也可以說是最重要的一個粒子,它涉及自然界一切基本粒子質量的起源,故名為‘上帝粒子’。”
質量規(guī)范場搞“粒子歧視”
重如泰山,輕如鴻毛,啥東西都有質量,但學過高中物理的人知道,光子沒有質量。它為何特殊?換個問法:別的粒子為什么有質量呢?
光子被歸類為規(guī)范玻色子,玻色子就像是飄渺無定的信使,服務于“更有存在感”的費米子(比如質子和中子里的夸克,還有中微子和電子)。光子有兩個兄弟叫W玻色子和Z玻色子,元素衰變放出能量就是他倆負責跑腿。
1960年代的科學家提出的假想認為,幾兄弟在宇宙誕生時是一體。換句話說,弱電力還沒分化成為電磁力和弱核力,后來才分化的。但科學家就得解釋:為啥光子站在體重計上沒讀數,它的倆兄弟卻是大胖蛋,比質子還重了100來倍。
恩格勒特和希格斯等人提出,有一個彌漫宇宙的場,即使在最平淡的真空里它也存在,W和Z被它影響,而光子則不受影響。這個場被稱為“希格斯場”。它還施法于夸克、電子、中微子等幾位費米子家族成員,讓費米子也具有質量,由此回答了質量起源的疑問。而希格斯粒子,或者說“上帝粒子”,可以認為就是希格斯場“泛起的漣漪”。
有人把希格斯場比喻成游泳池或蜜罐,進去了就會程度不同地被滯阻;還有人把它比為集會大廳——名人一進去步履維艱,無名小輩則暢通無阻。
光子不受影響,W和Z卻受影響有了質量,這很不公平,很不對等啊,于是這過程叫“弱電相互作用力的對稱性自發(fā)破缺”。
弱電對稱性自發(fā)破缺的研究并非起自希格斯等人。“南部陽一郎于1959年7月就投出一篇文章,研究了超導中的電磁規(guī)范不變性和著名的邁斯納效應。”何紅建說,“而希格斯等人的工作顯然是基于南部和哥德斯通等人的先前論文,應用到規(guī)范對稱性自發(fā)破缺的。南部因為關于對稱性自發(fā)破缺機制的開創(chuàng)性工作,于2008年獲諾獎。”
標準模型的最后一塊磚
南部、恩格勒特和希格斯等人的對稱性自發(fā)破缺思想,最終被理論物理大師溫伯格溶入其在1967年構造的電弱“標準模型”中,如今為我們所關注的“上帝粒子”理論才正式成型。溫伯格也因其對標準模型的貢獻(電弱統(tǒng)一理論)與格拉肖和薩拉姆分享了1979年諾獎。
“標準模型”是基本粒子領域的中心概念。“它自1950年代發(fā)源以來取得了驚人的成功,物理學家為標準模型所做的奠基性工作已先后獲得17次諾貝爾物理學獎。”何紅建說。算上今年的獲獎就有18次了。
在標準模型里,基本粒子被排成一張4乘4的表,各種夸克、中微子、輕子(比如電子)、光子、膠子、玻色子各就其位,紛繁的粒子世界井井有條。
4乘4的表不意味著基本粒子只有16種,比如夸克就有36種——要考慮到對應的反粒子,以及不同“色”的情況。這張表一共涵蓋了60種基本粒子。而希格斯玻色子是唯一不在表內的粒子,它是其他粒子質量的終極來源。也就是說,標準模型一共有61種粒子。
溫伯格等人編制出“標準模型”表時,W玻色子、Z玻色子、膠子和一些夸克還沒被發(fā)現,但是其性質已經被標準模型預言了。而1970年代發(fā)現的粲夸克和底夸克,1983年發(fā)現的W和Z玻色子,以及1995年發(fā)現的頂夸克,都符合預言的性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