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測算,北京9月將有9個重點擁堵日,堪稱“最堵月”。當地已正式實施相關專項行動方案,規(guī)定在重點擁堵工作日及晚高峰降雨等特殊天氣,各企事業(yè)單位可實施彈性工作時間。
相關消息的亮點,還不在于北京將在特殊時段實施彈性工作時間,而是對未來交通狀況進行科學精確預測,并及時出臺對策。這為緩解城市交通擁堵提出了一個新思路、新模式。而這也為運用大數據科學治理擁堵提供了重要借鑒。
北京何以得出9月將是“最堵月”的結論?這主要是根據當地交通運行特點和歷年數據分析而來。有了科學預判,當地自然可以拿出相對合理的疏堵預案。這樣的交通治理手段,已初步具備大數據技術運用的能力。什么是大數據,許多人已耳熟能詳。但對大數據技術的運用前景,有些人未必深入了解??梢哉f,在交通治理方面,大數據技術的運用將在今后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資料顯示,北京以近乎滿分的99分被列入全球出勤交通最痛苦的城市。但事實是,在全球各大城市中,北京的人均汽車擁有量和絕對數量都不算最高。這意味著,北京當前出現的交通超負荷運轉,與不合理的道路交通規(guī)劃和管理有密切關系。因此,提高交通規(guī)劃和治理水平,是北京在現有資源條件下緩解交通擁堵的必要手段。而相關部門運用大數據技術,對海量信息進行分析處理,可為道路科學規(guī)劃、及時預警和疏散交通壓力提供參考。
在近期舉行的一場專題研討會上,上海市經信委主任李耀新稱,大數據的出現有望解決城市擁堵問題。以車聯網為例,一個城市,如果把車和車,車和道路充分鏈接到位的話,從理論上來說,可以提升這個城市道路通行能力的270%。這也說明,大數據的運用需要以技術為支撐,這樣才能有效地收集與處理數據。如上海目前正在進行智能交通系統(tǒng)基礎設施建設,一旦建成后,可通過道路交通誘導系統(tǒng)引導車輛選擇路徑。
大數據技術對治理城市交通擁堵有無限潛力。在為道路交通規(guī)劃管理提供判斷決策依據、改善優(yōu)化出行結構以及為個人提供實時交通引導等多方面,大數據技術都可發(fā)揮積極作用。就此而言,北京針對“最堵月”的交通預案,也只是觸及大數據運用的初級水平,如何更深入挖掘大數據的潛力,仍有待于加大基礎設施投入,盡快建設適應大數據時代的道路交通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