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日,全國人大代表、中國船舶七零二研究所副所長兼總工程師顏開表示,目前“蛟龍?zhí)?rdquo;載人潛水器已經(jīng)順利結束了研制階段,將從2013年開始進入到第二個階段,即應用階段,真正用于海洋科學考察研究。在未來1至2年間,將研制“蛟龍?zhí)?rdquo;的后續(xù)型號,實現(xiàn)幾個關鍵部件的國產(chǎn)化研制,達到4500米水深的潛水能力。
顏開說,進入到海洋科學考察階段后,“蛟龍?zhí)?rdquo;將主要進行海洋生物資源、海底煙囪(海底板塊之間噴出的金屬熱液硫化物)、可燃冰等海底資源的考察;今年夏天還將到太平洋進行考察。
“目前,‘蛟龍?zhí)?rsquo;的潛水深度已經(jīng)達到世界第一,但潛航器的部分關鍵部件還是進口的,為了研制潛水深度4500米的潛水器,我們將進行幾個關鍵部件國產(chǎn)化的技術攻關。”顏開代表介紹,“‘蛟龍?zhí)?rsquo;最關鍵的部分——供人活動的耐壓球殼,在下潛到7000米深度時,要承受每平方米7000噸的壓力,它使用了鈦合金材料并在俄羅斯完成球殼的制造。我國正在組織力量攻克這一工藝技術,在1到2年內實現(xiàn)4500米深度的耐壓球殼加工能力。
與此同時,載人潛水器的另一個關鍵部件——水下動力系統(tǒng),目前也進入到了國產(chǎn)化研制的關鍵技術攻關階段并取得了一定突破。顏開代表介紹,水下動力系統(tǒng)是帶動螺旋槳推動潛水器航行的關鍵裝備,在國產(chǎn)化的研制過程中,將主要面臨7000米深高壓海水環(huán)境帶來的密封和耐壓等關鍵問題。“潛水器這些關鍵部件的國產(chǎn)化研制的實現(xiàn),不僅帶來成本的大幅下降,也將有力推動載人深潛國際競爭能力的大幅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