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橙眨玻矔r,中國工程院院士王浩、北京市氣象局總工程師兼首席預報員孫繼松接受記者采訪,針對社會公眾關心的北京為什么會有如此強降雨、降雨的成因等問題進行了解答。
孫繼松說,此次暴雨覆蓋華北地區(qū),北京雨勢最大,是受高空冷空氣和西南強暖濕空氣的共同影響,21日10時開始,北京市就自西向東出現(xiàn)歷史少見的強降雨,22日凌晨3時強降雨基本結(jié)束,6時全市降雨結(jié)束。最強降雨集中在房山、門頭溝等地,是由于北京三面環(huán)山的地形,有利于暖濕氣流形成抬升運動,而抬升過程中一遇到冷空氣就容易發(fā)展成強降雨云團。
針對有關1963年8月的降雨比今年大的說法,孫繼松說,衡量一次降雨過程的大小主要是從以下兩方面考慮:一是看24小時的平均降雨量,1963年北京只有15個氣象觀測站,當年8月3日到10日連續(xù)降雨,累計降水量為282.4毫米,其中,降水量最大的8月9日,平均降雨量為100.7毫米。而今年平均降雨量為170毫米,城區(qū)平均降雨量為215毫米。之所以1963年8月的降雨給大家印象深刻,原因是那次降雨從8月3日至10日持續(xù)了8天。
二是單點降水強度,今年房山區(qū)的單點降水強度最大,為460毫米;1963年8月最大的24小時降雨量是在朝陽區(qū),為400.7毫米。因此,不論是24小時平均降雨量還是單點降水強度,今年的強降雨都比1963年8月大。
此次降雨還有深層次的原因。王浩介紹,一方面,目前全球氣候有變暖的趨勢,地表溫度升高,水的循環(huán)能力增強,循環(huán)速率加快,極端暴雨天氣出現(xiàn)的概率增加;另一方面,城市“熱島效應”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暴雨發(fā)生的地區(qū),增強了降雨強度?,F(xiàn)在城市里有那么多人口、空調(diào)機、汽車、家電等都在散熱,城市上空形成了極強的熱氣流,城市上空的熱氣流比迎風坡面的熱氣流抬升強度還要大。因此,城區(qū)的降雨強度就越來越大。(新華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