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燃冰”大多分布在深海海底和陸地凍土區(qū)域深處。海底“可燃冰”分布的范圍約占海洋總面積的10%,達4000萬平方公里,總儲量是全球已探明石油、煤炭和天然氣儲量的兩倍,是常規(guī)天然氣儲量的50倍。有專家估計,僅全球海底“可燃冰”資源可供人類使用1000年。還有資料估計,“可燃冰”在全球范圍內(nèi)廣泛存在,全球約占27%的陸域是形成“可燃冰”的潛在地區(qū)。
在全球邊緣海、深海槽區(qū)及大洋盆地地區(qū),有利于形成“可燃冰”的面積約為18.9億平方千米,占海洋總面積的30%。英國《星期日泰晤士報》2012年1月15日刊登喬納森·利克一篇題為《爭奪“凍在海底”的神奇氣體的競賽開始》的文章介紹:“挪威國家石油公司最新的一項研究結果顯示,應該將甲烷水合物歸類為一種重要的燃料源,因為埋在海底的甲烷水合物提供的動力足夠世界使用幾十年甚至幾個世紀。”
挪威國家石油公司負責勘探非常規(guī)碳氫化合物的經(jīng)理埃斯彭·安德森說:“甲烷水合物有巨大的能含量,有可能超過其他所有已知化石燃料的能含量總和。”可燃冰的熱量很高,一立方米可燃冰可以釋放164立方米的天然氣。
可燃冰儲量令人驚訝
據(jù)美國地質(zhì)調(diào)查局估計,僅美國加州沿海地區(qū)就擁有甲烷水合物約37萬億立方米。美國趣味科學網(wǎng)站2010年5月23日發(fā)表題為《追蹤甲烷可估算墨西哥灣浮油的規(guī)模》一文中援引英國石油公司負責人的話說,泄漏的原油約有40%是由甲烷構成的。甲烷在從海底深處的油井往上升的過程中會溶解于水,美國的許多科研船只已經(jīng)擁有了相應設備,可以估算出這些往上升的甲烷的儲量。
法新社2010年3月4日發(fā)表的一項報告介紹,從2003年到2008年,由阿拉斯加大學費爾班克斯分校的科學家納塔利婭·沙霍娃和利伊戈爾·謝米列托夫領導的國際研究小組探查了西伯利亞東部北極地帶大陸架,其面積覆蓋北冰洋海底200萬平方公里。他們的研究報告指出,北冰洋不穩(wěn)定永久凍土層中的甲烷氣體向大氣層外泄的速度比科學家們以前認為的要快。
研究報告稱,“這一發(fā)現(xiàn)揭示,海底永久凍土層而并非陸域是被忽視的甲烷氣體巨大來源,甲烷氣體的大范圍排放可能將大大加劇全球變暖。”這些事實都顯示,在墨西哥灣和北極地區(qū)海底都蘊藏著大量“可燃冰”資源。
日本幾乎沒有礦藏資源,所需99.7%的石油依賴進口,其中87%來自中東地區(qū)。香港《亞洲時報》網(wǎng)站2009年12月22日發(fā)表記者高橋浩佑題為《日本視甲烷水合物為能源救星》的文章認為,日本“也許找到了一種在一定程度上改變幾乎完全依賴從其它國家進口石油這一局面的辦法”。
投資者相信,日本能夠采掘甲烷水合物并對其進行商業(yè)利用。人們希望,甲烷水合物能夠取代石油。據(jù)估計,僅日本周邊海底沉積物中甲烷水合物的儲量,就足以提供相當于日本目前每年天然氣使用量90倍的能源。日本政府在2007年宣布,距離本州島東海岸大約50公里的南海海槽地區(qū)蘊藏著1.14萬億立方米甲烷水合物,這一儲量幾乎相當于日本目前每年天然氣消費量的14倍。
日本周邊海底還蘊藏著其他大量甲烷水合物。據(jù)估計,四國、九州、北海道等海域蘊藏的“可燃冰”總量,相當于日本天然氣100年的消費量。日本石油、天然氣和金屬礦物資源機構(Jogmec)預測,日本西南沿海的南海海槽區(qū)域的甲烷水合物儲量可以提供足夠日本使用300年的能源。page
中國資源量可觀
中國是“可燃冰”資源儲量最多的國家之一。2004年,中德聯(lián)合科考隊的“太陽號”考察船在南海海底發(fā)現(xiàn)了當今全球最大的碳酸鹽結殼,面積達430平方公里。它充分證實了海底甲烷水合物曾釋放出大量的甲烷。據(jù)專家預測,我國南海西沙海槽、臺灣西南陸坡、南沙海槽、沖繩海槽海底可能存在大量的甲烷水合物資源,可以滿足我國今后數(shù)百年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