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核潛艇一次小修后,技術保障大隊士官劉輝在對設備進行抽檢時,發(fā)現(xiàn)一臺機器少了一個螺絲。
一個螺絲丟了,在核潛艇上可是天大的事。大隊領導立即安排技術骨干力量進堆艙展開地毯式排查。整整忙碌了16天,拆卸了幾百臺套設備,測試了數(shù)千條技術數(shù)據(jù),最終找到了那枚丟失的螺絲。
打那以后,大隊定下一條“鐵規(guī)”:新安裝設備必須進行全面安全排查,寧可自己費事,決不給核潛艇留隱患。
基地某總站每年都要引進一批高學歷人才,無論是學士、碩士還是博士,總站主任盧明章給他們上的第一堂業(yè)務課就是“細節(jié)決定成敗”。
盧明章發(fā)給每人一張?zhí)貏e的試卷——讓他們抄寫一份導彈元件參數(shù)表。上千組參數(shù),哪怕抄錯一組,盧明章都毫不留情地大筆一揮,打上“0”分。
“怕死別干核潛艇”
笑對驚濤駭浪,直面生死考驗,一代代核潛艇官兵舍生忘死、義無反顧,在燃燒生命中履行使命
基地軍港廣場上,一座花崗巖雕像在日夜深情守望著威武的戰(zhàn)艇和蔚藍的大海。他就是“黃繼光式的水下英雄”——孟昭旭。
為了核潛艇的安全,孟昭旭不惜付出自己的生命。那是在執(zhí)行遠航任務期間,核潛艇反應堆艙冷卻系統(tǒng)突發(fā)故障。誰都知道,反應堆艙內存在可怕的輻射。艇上10名黨員自告奮勇組成搶修隊,副機電長孟昭旭第一個沖進堆艙。
孟昭旭舍身搶險已非首次。一次,核潛艇航行中蒸汽管路突然發(fā)生泄漏,熾熱的蒸汽在強大的壓力下瞬間充滿整個艙室。
“不要慌,讓我來!”孟昭旭不顧一切沖上前去,排查漏點、關閉汽源閥,制止了一起重大事故。然而,他卻因吸入大量高溫蒸汽,暈倒在戰(zhàn)位上。
為了心愛的戰(zhàn)艇,孟昭旭過早地透支了身體。45歲那年,這位領導和戰(zhàn)友眼中的“拼命三郎”永遠倒下了。
無論是在驚濤駭浪里縱橫馳騁,還是在波譎云詭中雷霆出擊,核潛艇官兵時時面臨生死考驗。
一艘核潛艇在遠航中進行某新型通信設備性能測試時,風云突變,剛剛放出的通信天線,被巨浪攔腰折斷。艇長朱振國果斷決定:連夜浮起更換天線。
風暴中更換天線,難度和風險超乎想像。朱振國帶領航海長、值更官剛登上艦橋,就被大雨狂風給“推”了回來。3名戰(zhàn)友緊緊抱在一起,終于把繩子掛到了護欄上,建立起搶修“通道”。
風、浪、涌,只是最基本的考驗;能走、能藏、能打,才是最過硬的本領。核潛艇官兵長時間面對高溫、高濕、高噪的艱苦環(huán)境,必須具備超常的意志和過人的膽氣。
那年夏天,一艘核潛艇接到任務,潛入大洋深處,向預定海域航渡。
天有不測風云,任務海區(qū)臺風來襲。前出,還是后撤?海上臨時黨委會作出決定:“使命高于一切!即便赴湯蹈火,也要一往無前。”
16個小時后,大洋寧靜如初。在臺風眼里輾轉騰挪,官兵們再次經(jīng)歷大洋洗禮,核潛艇也再次經(jīng)受住了考驗。
“怕死別干核潛艇!”在核潛艇工作,舍生忘死并不僅僅是一句口號。
“需要一個人進堆艙,我進;需要兩個人進,我排第一。”被官兵們稱為“深海鐵漢”的李洪海,在擔任核潛艇機電長時立下了這樣的規(guī)矩。李洪海曾一天之內4進堆艙排險,身體受到損傷,患上嚴重的植物神經(jīng)功能紊亂。
一次,核潛艇執(zhí)行一項重大試驗任務。起航前3天,李洪海突然病倒,被送入醫(yī)院。他心急如焚,向前來探視的艇隊領導反復懇求:“我是機電長,艇上情況最熟悉,我必須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