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初,《紐約時報》報道稱德國總理默克爾向那些在節(jié)日期間卻身處阿富汗、黎巴嫩、科索沃和非洲之角的軍人的家屬表示問候。報道中稱,德國的海外駐軍“很快就會遍布全球”。報道一經刊出,便引來國際社會的擔憂。不過,有媒體證實《紐約時報》這篇報道有失誤之處。默克爾的原話是“我們向很多地方派遣士兵。有時,我細看地圖上咱們德國士兵或者維和警察派駐的地方,發(fā)現(xiàn)很快就覆蓋了整個地球儀!”
雖然說只是一次媒體的“誤讀”但是其后各國的反應卻足以引起人們關注,立志要走和平道路,并堅持實行防御性國防政策的德國為何仍讓世界擔憂?
默克爾的話為何被外界誤解?這還要從德國的歷史污點說起。納粹德國作為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的元兇,給世界帶來了無窮的災難,當年遭受納粹暴行的國家非常警惕德國軍事的一舉一動。
著名德國問題專家、同濟大學德國問題研究所李樂曾教授稱,德國發(fā)動了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戰(zhàn)敗后經歷了被四國占領,并分裂為東西德國的慘痛歷史。在深刻汲取侵略戰(zhàn)爭帶來的教訓后,德國社會自上而下開始自我反省二戰(zhàn)史。特別在上世紀60年代之后,反省已經成為德國政治文化的組成部分,走和平發(fā)展的道路成為德國社會的共識。
“目前德國社會存在一些微弱的右翼的聲音,但他們所主張的任何一點納粹主義的觀點,都很快會引起左翼黨、反戰(zhàn)人士的抗議。相比日本政屆普遍存在的掩蓋、逃避和歪曲歷史的現(xiàn)象,德國方面選擇尊重和反思歷史,納粹主義早已被德國政府和大部分民眾所厭惡和摒棄,成為‘文明國家’是各方的共識。因此,完全沒有必要對德國的軍事發(fā)展產生憂慮。”李樂曾說。
近幾年,德國積極參與解決地區(qū)熱點問題,愿在國際事務中承擔更大責任。2006年10月,德政府發(fā)表《德國安全政策與聯(lián)邦國防軍未來發(fā)展白皮書》,確定“預先防范”的安全戰(zhàn)略思想,加快了軍隊轉型進程,并加大參與海外軍事行動的力度。
“但是不能由此‘害怕’德國。”李樂曾認為,二戰(zhàn)結束后,德國的軍事發(fā)展受到限制,其安全和防務戰(zhàn)略屬于防御性質,國防政策的最高目標是確保德國的和平、自由和獨立,并規(guī)定聯(lián)邦國防軍是一支純粹防御性軍隊,實施必要的安全預防措施。此外,德國的國防開支占國民收入的比重較低,它沒有核武器和航空母艦,武器裝備的水平和數量要低于很多發(fā)達國家,不用過度擔心德國軍事力量膨脹會對他國造成威脅。
熊昊稱,《紐約時報》表達了一種“德國軍事擴張”的憂慮。它作為一家有影響力的美國媒體,其所傳遞的擔憂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應出美國對德國的擔心。奧巴馬政府極力推動戰(zhàn)略重點轉向亞洲,相應地對歐洲防務和外交的關心有所下降。隨著德國軍力的發(fā)展,美國擔心自己在歐洲防務事務問題上的主導權地位會受到德國的挑戰(zhàn)。這也許才是美國“草木皆兵”的癥結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