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手記
同樣一雙布鞋,穿在不同人的腳上,效果截然相反。
普通人穿上,或許會和“農民”“底層”等字眼聯(lián)系起來,而院士穿上,則有了不同的“重量”。
新聞就這樣產生了。前幾日,中國科學院院士李小文光腳穿著布鞋在中國科學院大學做講座的照片,在網上被瘋轉。
于是,更多的人記住了“布鞋”這個意象,和院士的“帽子”。很少有人知道李小文還是國際遙感基礎研究“李-Strahler幾何光學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以及忽略了他作為院士的重量。
和很多旁觀者一樣,我也好奇照片背后的李小文,究竟什么樣。然而,他一再婉拒采訪。
沒辦法,只能“曲線救國”,我試圖勾勒出一個他人眼中的李小文。
在北京師范大學地遙學院,問清我的來意后,李小文的秘書黃女士有些不理解,“李院士平時也是這樣,為什么都這么關注他呢?”
一些接受采訪的學生,也證實了黃女士的反應并非敷衍。在學生王易的印象里,每次見到李小文,腳上都是一雙布鞋,甚至褲腿也會挽起來,“這是他的標配,和網上流傳的照片一模一樣?!?/p>
一個印象是,李小文只是在陌生人的世界里走紅,而在他現(xiàn)實的朋友圈里,“小伙伴們”很平靜。
在他所帶的研究生QQ群里,沒有人因為這件事一驚一乍,群里沒有人討論李小文的衣著,偶爾蹦出的話題,也是和遙感有關。
只有在李小文的博客里,熟悉他的朋友會打趣“襪子去哪了”,但隨后又會說,那些人怎么可能知道,穿布鞋的“老邪”,是遙感界的大師。
“老邪”是李小文在博客里給自己起的綽號。博客里,他特意回避關于自己走紅的話題,專門挑選網友提出的遙感知識問題回復作答。
在李小文身邊的人眼里,不論李小文穿不穿布鞋,他都是大師。
一名男生聽完記者來采訪的原因,很平靜地介紹李小文研究的實際價值,“他的研究,可以通過遙感預估糧食產量?!痹谒磥?,李小文的厲害之處,似乎只有通過這種最通俗的話題來介紹,才能讓外行明白,李小文在學術上的造詣,比腳上那雙布鞋,更應該成為旁觀者關注的“?!薄?/p>
同樣,受訪者的反應幾乎驚人的一致。他們都覺得,關注李小文,不應該只盯著那雙沒穿襪子的腳和那雙再普通不過的布鞋。
我只有不厭其煩地向他們解釋,網友對于李小文的追捧,是因為以世俗的標準來衡量“光腳院士”,穿著打扮似乎與院士身份并不相稱,由此對他隨性裝束下真正內涵的好奇。
有網友說,關注李小文,更多的是一種借機抒懷,表達公眾對時下科學界存在的浮夸與功利的失望;對中規(guī)中矩、棱角全無的“學者”的不滿和厭惡;以及對魏晉文人風骨與傳統(tǒng)的追憶甚至是想象。
李小文恰恰滿足了公眾的美好愿望。
一位與李小文神交已久的網友認為,李小文在科學上的態(tài)度更有榜樣價值,而對待物質的態(tài)度,屬于個人私事,不該被看做衡量學者的標準。這名網友說,李小文讓外界了解了另一種學者風范,但這種風范卻不應該強加給別人,“如果布衣布鞋成了一種標準,李小文的價值又在哪呢?”( 賈鵬 新京報記者,4月29日發(fā)表《李小文 特立獨行的“布鞋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