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先穎身穿漢服在街頭展現中國文化。
余先穎(中)在刺繡課上。
本文圖片由受訪者供圖
余先穎在美國波士頓大學留學,一次偶然的機會她接觸到了漢服,并深深喜歡上了它。在校期間,余先穎創(chuàng)辦漢服興趣社團,吸引了一群熱愛漢服的中國留學生參加,他們以社團為橋梁,將傳統(tǒng)漢服帶入現代生活。從校園到街頭,他們通過豐富多彩的活動,展現漢服之美。
創(chuàng)辦漢服社團
余先穎在波士頓大學讀大一時接觸到了漢服。她說:“一開始我是在社交媒體上看到漢服的,華美的服飾一下子就吸引了我,隨著了解深入,我被漢服及其背后的文化徹底迷住了?!?/P>
余先穎發(fā)現學校的興趣社團里沒有漢服社,但身邊有一些喜歡漢服的中國學生。一個想法出現在她的腦海里,為什么不創(chuàng)辦一個社團呢?說干就干,余先穎立刻著手這件事,她在波士頓大學創(chuàng)辦了“青衿華裳漢服社”。
余先穎說:“創(chuàng)辦之初,社團只有三四個小伙伴。不過,招新的推文一發(fā)出,立刻有許多熱愛漢服文化的人申請加入,現在我們的社團擁有百余名成員,看到這么多有共同愛好的人聚在一起,我相當開心?!?/P>
在余先穎的帶領下,漢服社策劃了多種多樣的活動,不僅有手工課堂、漢服講座等室內活動,還有組織社團成員們穿漢服出游的戶外活動。
余先穎說,令她印象最深的是一場漢服走秀活動?!盎顒踊I備期間,報名的人就絡繹不絕,還有外國同學想當我們的漢服模特,大家的熱情讓我備受鼓舞,充滿了干勁。”余先穎回憶道,“那次走秀活動我們展示了50余套不同漢服,還組織了一場國風表演,很多會樂器的同學大展身手,表演了古琴、中阮等傳統(tǒng)樂器?;顒赢斕熳鶡o虛席,外國同學在欣賞之余紛紛贊嘆中國文化博大精深。看到這么多人對我們的傳統(tǒng)文化感興趣,我覺得一切辛苦都值得?!?/P>
漢服社舉辦的手工課堂也很有意思。余先穎說:“我們組織過刺繡課,刺繡是中國民間傳統(tǒng)手工藝之一,在中國歷史悠久。這堂課講解刺繡的起源、技法,來參加的同學聽得津津有味,聽過后大家迫不及待地動起手來。課后有很多同學告訴我,到自己動手時發(fā)現比想象中難得多,通過這堂課,他們學到了很多刺繡的知識,對刺繡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P>
讓漢服更日常
余先穎說:“許多人認為漢服只在拍寫真、過節(jié)時才能穿,我想讓它更加日常。如何讓更多人在生活中看到美麗的漢服呢?我先為自己設定了一個目標——每天穿漢服。為此,我開始研究漢服妝造,基本上5分鐘就能完成。此外,我還研究了漢服搭配的日常版本,比如襯衫加上馬面裙,不用繁復的裝飾就能凸顯漢服的特色。我將這些內容分享在社交平臺上,希望更多人看到?!?/P>
隨著一次次活動的舉辦,漢服社團逐漸發(fā)展壯大。余先穎說:“剛開始,活動只在校園里舉辦,參加活動的大多數是學生。不過我發(fā)現一些本地已經工作的‘漢服迷’也想融入,于是我們將活動范圍擴大,希望可以吸引更多熱愛漢服文化的人來參加活動,感受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魅力?!?/P>
在傳播漢服文化的過程中,余先穎收獲了一段真摯的友誼?!皾h服社活動時,我認識了一位喜歡漢服文化的美國女生,在交談中驚訝地發(fā)現,她對漢服相當了解,能準確說出不同朝代的漢服名稱。一來二去,我們成為了無話不談的朋友,常常穿漢服一起出行。這個美國女生也在社交平臺上分享與漢服有關的內容,現在是小有名氣的漢服博主,她一直堅持自己的熱愛,我們有許多共鳴?!?/P>
借助網絡傳播
當余先穎身穿漢服出行時,吸引了不少人好奇的眼光,發(fā)生過許多有意思的事。余先穎說:“一次我和朋友穿著直裾袍漢服在美術館參觀,有名工作人員目不轉睛看著我們,不停地夸我們的衣服漂亮。我們給她講起了漢服,她聽得入了迷,還追問配飾的講究,那天我們聊了很久,我的內心感到很自豪,漢服文化博大精深,它值得被更多人看到?!?/P>
“還有一次走在街上,有名外國路人認出了我的衣服。他對我說‘我喜歡你的漢服’,當時我真的很感動?!庇嘞确f說。
“不久前的畢業(yè)典禮上,很多中國留學生都穿了漢服參加,同學們還用絨花、纏花裝點學士帽,非常漂亮。我參加畢業(yè)典禮時就穿著一套明制漢服。還記得我出門時,有名女生從公寓窗戶探出頭來大聲夸贊我的衣服,為我送上了誠摯的畢業(yè)祝福。畢業(yè)典禮時,外國同學們紛紛向我投來目光,他們說漢服精美別致,也想試試自己穿,這些場景歷歷在目,令我難忘?!庇嘞确f說。
談到對未來的展望,余先穎希望用好社交媒體傳播漢服及中國文化,她說:“我希望以漢服為載體,延伸展現更多傳統(tǒng)文化內容。我們在社團的官方賬號上發(fā)布內容,比如宣傳二十四節(jié)氣時,我們會將內容翻譯成英語,方便外國網友閱讀并了解。社交媒體發(fā)揮著很大的傳播作用,我會借助互聯網的力量向更多人展示中國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