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之夜,包餃子與吃餃子的種種約定俗成的規(guī)矩,表達(dá)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訴求,希望新的一年大吉大利、萬事如意。
餃子是深受人們喜愛的傳統(tǒng)面食,也是我國北方廣大地區(qū)待客的上等食品。餃子原名“嬌耳”,相傳是由醫(yī)圣張仲景首先發(fā)明的。在其漫長的發(fā)展過程中,有很多的別名,如“牢丸”、“扁食”、“餃餌”、“粉角”等名稱。早在三國時期,魏國的張揖在《廣雅》中就提到了這種食品。在北方齊時已經(jīng)有了類似今天餃子的食品,并為百姓普遍食用。宋、元時代,餃子稱為“角子”,目前平陰農(nóng)村很多人仍沿用“角子”之稱。清朝史料中曾記載:“元旦子時,盛饌同離,如食扁食,名角子,取其更歲交子之義。”由此可見,當(dāng)時餃子已由一般食品上升為節(jié)日食品,大年三十吃餃子已寓有辭舊迎新、祈求吉祥之意。
餃子在制作過程中有許多不成文的約定,在任何一道工序上都有它特定的講究。
先說調(diào)餡。年三十包的餃子,要足夠年三十晚上和初一早上全家食用。除夕夜的餃子餡一般是葷素相配,有韭菜肉的、白菜肉的、胡蘿卜肉的,另外,加些蔥花、姜末、五香面、香油、甜醬等作料。在制餡的過程中,最講究的是剁餡,就是用刀細(xì)剁大白菜或胡蘿卜。剁菜時,刀與案板撞擊,發(fā)出富有韻律感的“嘭嘭”聲。人們希望自己家的剁菜聲音是全村最響的,也是時間最長的,這樣會“長久有余財(cái)”。剁菜的時間越長,說明包的餃子越多,象征著日子會過得紅紅火火。
再說包餃子。年三十的餃子形狀也有講究,比較常見的仍然是彎月形的餃子。這種形狀的餃子在包的時候,把面皮對折后,用右手的拇指和食指沿半圓形邊緣捏制而成,要捏細(xì)捏勻,寓意“捏福”。有的人家把彎月形的餃子兩角對拉捏在一起,呈“元寶”形,擺在蓋簾上,象征著財(cái)富遍地、金銀滿屋。也有的人家把餃子捏成麥穗形,像一棵棵顆粒飽滿的、碩大無比的麥穗,象征著新的一年會五谷豐登。但更多的人家會把餃子包成幾種形狀,這樣做是希望在新的一年中能“財(cái)滿屋,糧滿倉”,日子越過越好。
擺餃子也有講究。年三十包的餃子,不僅形狀上有講究,就連擺放也有規(guī)矩。首先是不能亂放,俗話說:“千忙萬忙,不讓餃子亂行。”擺餃子的蓋簾要用圓形的,先在中間擺放幾只圓寶形餃子,然后繞著元寶一圈一圈地向外逐層擺放整齊,民間俗云“圈福”,有的人家甚至規(guī)定,蓋簾無論大小,每只蓋簾上只能擺放99個,且要布滿蓋簾,取其美意為“久久福不盡”。
最后,說說煮餃子。過去煮餃子時燒火要用豆秸稈、秫秸稈或芝麻稈,這些柴火易燃,熱量大,寓意著火越燒越旺,來年的日子會像“芝麻開花——節(jié)節(jié)高”。鍋里煮餃子時,不能用鐵勺亂攪動,而要順著一個方向,貼著鍋沿?cái)噭樱纬蓤A形,與擺放餃子之意相同。有的人家煮餃子時要故意煮破幾個,但不能說破、碎、爛等,而要說“掙了”或“漲了”。因餃子內(nèi)有菜,菜諧音“財(cái)”,故意讓餃子“掙了”,則是掙財(cái),圖個吉利,討個口彩。還有的人家專門包上幾個帶銀元的餃子,誰要是能吃到,就象征著誰的運(yùn)氣好,一家人相互祝福,都不吃有銀元的餃子,年輕人讓給老年人,愿老年人健康長壽;老年人讓給年輕人,愿年輕人心想事成、財(cái)源滾滾。
除夕的餃子,伴隨著辭舊迎新的鞭炮聲,下入沸騰的水中,煮熟撈出后要先供諸神、列宗,然后伴著其他食品吃餃子。
最隆重的是吃餃子了。餃子煮熟之后,撈出的第一碗要先上供,供奉諸神和先祖。上供的餃子也同樣有講究,民諺云“神三鬼四”,是指給諸神上供三碗,每碗三個;給列祖列宗上供用四碗,每碗四個餃子;但給灶王爺,只上一碗餃子,碗里只盛一個。有的地方,餃子端上供桌之后,家里的老人還要虔誠地念上一段順口溜:“一個扁食兩頭尖,下到鍋里成萬千。金勺舀、銀碗端,端到桌上敬老天。天神見心喜歡,一年四季保平安。”第二碗餃子要端給家里的牲畜,表示對牲畜的愛惜。人們希望牲畜與人一起來迎接吉祥歡樂的新年。第三碗家人才開始食用。